摄魂小说馆>都市小说>正德五十年 > 六三四 水泥
    ■的玉佩就是药玉制造的·实际上就是琉璃。当初连子宁在平定白袍过程中立下大功,也被赏了一件儿药玉玉佩,努尔哈赤等几位大将后来也赏了一块儿药玉玉佩。

    能被作为官员佩戴的玉器,可见这玩意儿价格也是绝对不会低的。

    作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为装饰品或随葬品,视如珍宝。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说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当时是名贵的琉璃饰物。不过,中国古代的玻璃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轻脆易碎,不耐高温,难以适应骤冷骤热的环境。北魏时,大月氏人来中国,在京城采石炼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国玻璃大贱”。明清时,也有外国人来中国,传授西方玻璃的冶炼技术。如清康熙时·养心殿造办处就设玻璃厂,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与套色玻璃,其制品名贵一时,为中外收藏家所重视。除北京而外,在山东博山、苏州、广州等地,都有玻璃生产地,山东博山的产品,曾远销南洋诸国。

    这个时代,玻璃已经有了·但是绝对不普遍,而且质量跟后世的玻璃也没得比。

    作为一个穿越众,连子宁自然是也知道这些发明对推动历史进程的意义,但是他一来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弄,二来也是身份决定行为,更侧重于军事领域·因此对燧发枪,佛郎机炮的改进很是热衷,对玻璃这种民用的东西很冷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过倒也是个惊喜,若是玻璃能大量发明的话,却也是大善。这种东西在大明周边诸国乃至于印度等地,都是名贵的珠宝,真要是凿出来,也是不怕卖不出去。

    便问道:“研究的怎么样了?可能大量产出了?”

    全一愣,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道:“只有些眉目了,要想大量产出,却还要等等。”

    连子宁微微一笑,心中了然。全此人性子甚是好强,他这般说,多半是连眉目都没有的,要大量投产,更是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了。

    只是连子宁也不说,只是由着他穷折腾,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他很清楚,像是全这种自力更生硬是把胶皮儿给发明出来的有潜力成长为大科学家的人物,最好还是不要限制的好。

    想到这儿连子宁眼睛便是往北边儿不远处轻轻一瞥。

    那里本来是镇远府西城墙内的一片空地,这会儿却是已经建起了一片连绵的建筑物,面积足有七八亩地大小,都是很简陋低矮的土坯房,靠后的不少房屋顶上都是杵着烟囱,黑烟源源不断的冒了出来。一阵风吹过来,夹杂着一股让人欲呕的焦臭味道,对于连子宁来说,这是很容易辨别的那种垃圾山被焚烧产生的味道。

    这就是武毅军新设的一个衙门,名为炼胶局,为武毅军后勤部直管,设立局正一人,官衔同百户。

    这里虽然简陋,味道也不大好闻,却是闲人免进的禁地,离着周围还有十来米远就杵着闲人免进的牌子。

    这里面炼制的就是全发明的那种胶皮儿,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需要禁绝垄断的战略物资了。这座炼胶局设立三个月来,不但武毅军的大车已经全部换装了胶皮车轮,而且还产出了一大批运往关内,刚刚开始,利还不大,却也有几万两了。

    连子宁也不是吃独食的那种,每月利润的一成都会分给全。

    作为专利持有人,这个分成可算绝对不少了。

    想来全大人也是不怎么在乎这个的。

    一边副局正陆臬笑道:“咱们也别在这儿说话了,大人,请。”

    连子宁微微一笑,信步向前走去,对全道:“全呐,本官瞧着,你研究这玻璃,倒是不如研究永动机更好些。”

    “永动机?那是什么东西?”全一愣,赶紧追问道。